蒙德拉内大学地理科学系参与全球气候建模 多国协作应对气候危机
莫桑比克蒙德拉内大学的气候模拟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通过超级计算机运行
“南部非洲季风预测模型”,屏幕上跳动着与德国、巴西高校共享的气象数据;国际学生中心的研讨室内,来自 3
个国家的留学生与本土团队用英语分析极端降雨对莫桑比克的影响,黑板上贴满 “海平面上升”“灾害预警”
等关键词。该校地理科学系近期深度参与全球气候建模合作,成为非洲气候研究重要节点。
“莫桑比克年均遭遇 2 次以上极端气候事件,粮食减产超 30%,精准预测是防灾关键。” 系主任若泽・卡瓦略介绍,系里加入 “全球南部气候建模联盟”,联合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开发 “南部非洲气候预测系统”,整合卫星遥感、地面观测数据,将雨季洪涝预测准确率从 65% 提升至 88%,已为莫桑比克政府提供 12 份灾害应对建议,减少经济损失 4000 万美元。实验室配备气候模拟服务器、气象雷达设备,开设 “气候建模与灾害应对” 特色专业方向。
国际学生深度参与科研实践。德国留学生劳拉参与的 “海平面上升对马普托湾影响” 项目,通过建模预测 2050 年海平面上升趋势,相关成果被纳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报告。“联盟有来自 15 个国家的科研人员,每周的线上研讨会帮我融合不同区域的气候数据,模型精度大幅提升。” 劳拉说,她的研究获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基金资助。
国际学生中心构建全链条支撑。开设 “气候建模葡语术语课”“灾害应急实操营”,配备 7 名气候专家提供指导;每月组织 “气象观测研学”“防灾演练”,2024 年开展 35 场跨文化活动,服务国际生 220 余人次。新闻中心打造 “气候预警专栏”,通过多语种平台推送预测成果,其中 “雨季防灾指南” 视频播放量突破 600 万。卡瓦略透露,2025 年将新增 “气候适应农业” 专业方向,研发气候智慧型种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