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萨大学人文学院推动口述史数字化 跨洲合作留存民族记忆

刘老师 阅读:2 2025-09-21 13:14:38 评论:0

  莫桑比克尼亚萨大学的数字人文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用录音笔采集部落长老的口述历史,同时通过面部捕捉技术记录讲述表情,屏幕上同步生成双语字幕;校园广场上,“尼亚萨民族文化节” 正在进行,学生们通过 VR 设备 “重现” 部落传统婚礼场景,数字展台前观众翻阅着数字化的口述史档案。该校人文学院近期在口述史数字化保护领域取得突破,联动巴西高校打造文化传承平台。

  “尼亚萨省有 12 个少数民族,70% 的历史靠口述传承, elder 去世导致大量史料流失,数字化是唯一留存路径。” 系主任安娜・恩科莫介绍,团队研发的 “口述史数字建档系统”,整合音频录制、字幕生成、影像修复等技术,已为 8 个民族建立 1000 小时口述史档案,其中 “尧族迁徙史” 数字展在巴西圣保罗巡展,吸引观众 10 万人次。与巴西圣保罗大学共建 “南美 - 非洲口述史联合实验室”,投资 600 万元,配备 4K 摄像机、音频工作站,开设 “民族文化数字化” 特色专业方向。

  国际学生深度参与文化传承。来自巴西的留学生卢卡斯参与的 “口述史文创开发” 项目,将部落神话故事改编为动画短片,上线视频平台后播放量突破 80 万次。“实验室有来自 10 个国家的研究者,跨文化交流让我把巴西印第安人口述史与莫桑比克部落历史对比研究,我的毕业设计就是《南南民族记忆传承对比》。” 卢卡斯说,他的研究获校级国际生科研基金资助。

  校园文化节成为传播窗口。活动设置 “口述史采集工作坊”“数字档案开放日”,学生现场展示录音整理、字幕制作全流程;新闻中心推出 “民族记忆重生” 系列报道,用 5 种语言播报传承历程,单条视频播放量达 350 万。国际学生中心每月举办 “部落文化体验课”,2024 年开展 40 场跨文化活动,服务国际生 280 余人次。恩科莫透露,2025 年将新增 “文化遗产旅游” 专业方向,推动口述史资源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莫桑比克大学中文网